副教授
当前位置:师资队伍»副教授
李娉 发布时间: 2021-11-03
基本信息 1985年11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,哲学博士。 200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,获哲学学士学位; 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获哲学硕士学位; 201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获哲学博士学位。 马克思主义哲学、政治经济学批判、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 公共课: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》 专业课: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》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》《马克思主义哲学》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》《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》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: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”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。 主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:“透+懂+践+新”四位一体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”课程建设研究。 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界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:五大发展理念与“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”。 主持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扬帆资助计划:中国梦凝聚社会共识研究。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:黑格尔的双重变奏: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。 《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比较》,人民出版社,2017年。 《罗伯特·阿尔布瑞顿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解》,《理论视野》(CSSCI),2024年第8期。 《哲学创作与接受的复杂性——以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的比较为例》,《学术研究》(CSSCI),2023年第9期。 《莫伊舍·普殊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释》,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(CSSCI),2021年第6期。(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《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》2022年第5期全文转载) 《同源异流: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哲学的不同批判》,《新视野》(CSSCI扩展版),2019年第2期。 《新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》,《思想教育研究》(CSSCI),2019年第3期。 《体用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》,《江汉学术》(CSSCI扩展版),2019年第5期。 《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现代社会批判的比较研究》,《学术研究》(CSSCI),2016年第11期。 《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历史观之比较》,《浙江学刊》(CSSCI),2016年第5期。(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2期全文摘编。) 《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与存在主义的开启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5第3期。 《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的异化思想比较》,《理论探索》(CSSCI),2014年第5期。 《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科学技术的差异性批判》,《新视野》(CSSCI扩展版),2014年第3期。 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——以<黑格尔法哲学批判>为中心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3年第2期。 《“现实的个人”与“孤独的个体”——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人的不同思考》,《理论月刊》(CSSCI扩展版),2015年第2期。 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——“二重历史化”的区隔》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12年第6期。 1.入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精神示范“金课”,教育部社会科学司。 2.北京高校教书育人“最美课堂”二等奖,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。 3.第九届北京高校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,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。 4.第九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三等奖,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。 电子邮箱:liping1985@bnu.edu.cn
Copyright © 官方网站|www.kaiyun.com|开云(股份)有限公司-WeiXin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.
|